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> 休闲 >  >> 
圆桌回顾|科学与艺术:在生命力的山顶相遇
来源: 澎湃新闻      时间:2023-08-14 16:17:27

文/李宇 赵舒萌

法国作家福楼拜曾说:“科学与艺术总是在山脚下分手,最后又在山顶相遇。”在当代社会,科学技术与人文艺术正以前所未有的加速度交融,然而,如何使二者的相遇迸发出内在蓬勃的生命力,却是一个值得思考的话题。


(资料图)

8月4日,由澎湃新闻联合拜耳中国举办的“看见生命力”多元共创艺术展在上海K11购物艺术中心开幕。当日,复旦大学特聘教授高翔,华东师范大学紫江特聘教授许纪霖,上海戏剧学院教授李磊,数字流行艺术家、本次艺术展览策划人李政钟等四位嘉宾围绕“生命力”这一主题,从科学、人文、艺术等不同角度展开圆桌讨论,探讨如何以“生命力”为媒介搭建起社会各界沟通的桥梁,并最终助力赋予人类社会源源不断的“生命力”动能。

何为生命力?

随着生成式AI、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发展,人工智能替代了许多原本需要人类劳动的工作内容,躺平、疲惫等词汇频繁现身于社交媒体之上,生命力的概念与意义似乎正被悄然解构。站在这个特殊的时代节点上,澎湃新闻艺术资深记者、圆桌主持人陆斯嘉发问:“什么是生命力?生命力体现在哪些方面?”

针对这一问题,李政钟提到,自己与父亲李磊在艺术创造上的传承与创新关系是关于“生命力”的具体表达。他认为,在艺术创造的过程中,包括家庭在内的上一代人的影响是实然存在的,但是正如“细胞的产生不仅是复制,还有它自身的裂变”,新的一代仍会有自己的新思考。无论是代代传承的艺术传统还是Z世代的个性创新,都是生命力的生动体现。

李磊则认为每个人都具有感知生命的能力,但在当下的不少时候我们的感官会被遮蔽。但事实上,每个个体都是生命的存在,如果我们能够感受、倾听、接受外在的事物,在自我与他者之间交流互动,仍然可以达成“生命力”的表现。

高翔则引用了《孟子》中“天油然作云,沛然下雨,则苗浡然兴之矣”的典故,对“生命力”作了具象化的阐释。禾苗枯萎,大雨倾盆,蓬勃而生的自然生长过程,便是“生命力”的真实模样。在本次“看见生命力”艺术展中,同样有许多作品以自然风物的生长凋谢过程为母题,展现周期性变化中蕴含着的无限生命能量。

“这个竞争世界是需要‘力’的,我们不仅要讲生命,还要讲‘生命力’。”许纪霖强调了生命中的力量概念,从晚清严复所言“德力、智力、体力”谈起,过渡至普遍化“竞争”的当代社会,许纪霖认为竞争力也可以被理解为一种“生命力”。

针对年轻人面对挫折感时的“躺平”“低沉”倾向,如何让当代人走出充斥着焦虑的“系统”?许纪霖这样回答:“看见生命力,不是看到外在的生命。对于每个人来说,最重要的看见自我的生命。”在充满竞争感、考核化评定的社会语境下,尝试淡化或脱嵌于外部环境施加的社会压力,将“看见生命力”的视角与精力由外部转向内部,由他者转向自我,也许能提高内在的坚韧生命力。

至于“生命力”的具体理解,许纪霖从肉身与精神两个方面进行解读:“肉身的生命力依靠的是医疗科技的进步,是一个硬性的指标;精神方面的生命力则是人类更深层次的追求与思索,是理性、情感、理智的力量。”

以艺术表达生命力

“看见生命力”多元共创艺术展举办的初心为“通过装置、油画、雕塑、摄影等多样艺术形式,展现当代人对生命母题的细腻体察与多元洞见。”本次活动面向社会大众征集了数百件作品,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用自己擅长的形式,以艺术为方法,讲述着独具个体经验的“生命力”故事,并最终凝结在展出的三十件作品之上。

用李磊的话来讲,即“艺术是生命的一种表达方式。”他提到:“生命力有很多的表达方式,在人类的文明当中,可以分为两大类,一类是理性的表达,一类是感性的表达。”前者走向了量化、科学的领域,后者则常常被纳入人文艺术的版图。

作为一名教师,李磊深耕于艺术教育领域数十年。在如今的教学中,他注重激发学生自身的创造力与生命力,通过艺术形式完成学生自己的独特表达。“把他(学生)那种敏感的、还没有确认的想法确认下来,一点点发现自己。”在这种意义上,艺术既是一种方法,也是促进自我生命表达的一剂良药。

在回答媒体提问时,许纪霖也认为“人类最值得珍惜的生命力,就是讲故事的能力”。科学、人文、艺术都是以人的想象力为起点,或借由量化实验计算推演,或借由知性思考表而达之,或通过视觉效果展示出来。许纪霖还提及,艺术家、人文学者、科学家都要珍惜自己讲故事的能力,同时也要保护孩子们讲故事的能力,让表达的生命力代代传承下去。

以科学赋能生命力

科学技术由人发明、使用,也为了增进人的福祉不断推进。陆斯嘉以对“科技背后的人”的关照,开启了嘉宾们关于科技和生命力之间互动关系的讨论:科技是否促进了人的生命力?以何种方式?

在高翔看来,科学技术的发展,促进了我们对“肉身”生命力的理解。高翔深耕营养、睡眠、神经性疾病、衰老等生命科学领域。他认为,现代数据的科学技术及相应的网络思维,为生命科学的“多组学”方法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,让我们对健康“生命力”的理解更加多维。

李磊则谈到了科技和生命力在精神层面的交互:“科技作为一种工具,使我们的能量大大地延伸了。”他分享到,在艺术教学中,他常常鼓励年轻人们掌握新工具,去延伸思想和表达的宽度和广度:“AI工具创作,我画一张画,大家一看就是一张画面,他们做的1秒钟24张画面。”李磊认为,在科技支持下,艺术呈现出的庞大信息量是新一代艺术家的优势。

然而,正是因为科技仅仅是一种“工具”,李磊强调,生命力的精神深度才是艺术的本质。“精神的穿透力在哪儿?这才是艺术最感人的根本之处。”

科学与艺术,未来何去何从?

艺术家克里斯托费·马利曾说:“艺术与生命科学二者密不可分,就像音乐与舞蹈一样契合。”对于山脚下分手、山顶相遇的科学与艺术如何密切互动、交相辉映,共同奏响生命力的双重变奏,各位嘉宾又作何理解?

策展人李政钟多年从事数字艺术创作,其专业领域正是科学、艺术共同创造生命力的体现。李政钟认为:“数字艺术的魅力在于,在充满不可控与随机性的数字艺术展品中,随机序列隐含着生命艺术自由迸发的密码。艺术创作也在数字序列中得以永生传承。”科学技术延展了艺术创作的存续周期与展示形式,在更多元地呈现生命经验的同时,本身也体现了生命力的内在力量,数字艺术未来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。

在回答媒体提问时,针对借助AI工具生成艺术作品的创作现象,李政钟认为虽然AI参与塑造了作品的样态,但创作的核心冲动“其实不是技术带来的,而根源于人自己的所思所想”。

李磊同样认为“不同的时代一定有不同的艺术,笔墨当随时代”。但他也提及,艺术家思考问题,可能需要超越感知的局限,达到更为宏大的尺度。从微观视角来看,借助AI工具,人类已极尽地拓展了官能与知性的感知边界,发展着自己的生命力。但放到宏大的宇宙视野中,人类所为也许只是沧海一粟,甚至人类个体的兴衰存亡都是微而渺小的。李磊提到:“我们要重视生命,同时还要以一个更加宽大的心去看见生命。”

除了科学家的身份外,高翔还在复旦大学讲授《中国书法艺术》课程,是一位具有科学素素养和人文视野的跨界学者。他认为艺术与科学虽有明显不同,但其“共同点在于,都是从零开始、无中生有的艺术,都创造着‘生命力’。”论及未来二者的互动方式与方向,高翔希望,“艺术赋予科学发展的生命力,使科学理性更有温度。”

强人工智能的时代之到来如同潘多拉魔盒之开启,既为人类带来机遇,又带来挑战。许纪霖认为,随着虚拟现实、元宇宙等技术的兴起,虚拟世界与真实世界的边界正在被消解。许多人在网络空间中通过游戏、VR成为强者与勇士,与现实世界形成反差,“他们的生命力在哪?”这是一个“既古典,又非常现代的话题”。

在圆桌论坛的最后,主持人陆斯嘉就以ChatGPT为代表的AI工具的未来抛问。许纪霖认为,从理性层面来讲,ChatGPT一定会超过人类。但真正的创新需要自我生命力,需要充满饱满精神的生命力,目前ChatGPT仍然是欠缺情感功能与自我意识的。

同时,许纪霖提到,目前ChatGPT等强人工智能工具正在向“具身智能”阶段发展,其自我意识仍有被唤醒的可能。当曾经异道而行的人工智能与生命科学同频共振,当代表工具理性的科学与象征人文知性的艺术“在山顶相遇”,AI工具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可能是无法预期的。正如许纪霖所说:“毕竟我们只是碳基生物,很难想象一个硅基生物的‘生命力’是什么样。但不管怎么样,未来的世界需要穷尽我们的可能去想象,而这种想象恰恰代表了我们人类。从这一点而言,‘生命力’可能会提升,这个提升不仅需要人工智能,也需要生命科学。”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标签:

X 关闭

X 关闭